灭火器虽然体积小巧,但在火灾发生时,它可能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通过今天的讲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全面了解灭火器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在面对火灾时,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本概念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它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包含了灭火器的核心要素:它是一种工具,结构上包括筒体、器头、喷嘴等,工作原理是借助驱动压力喷出灭火剂。灭火器的出现和发展,为火灾的初期扑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有效地控制火势,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发展历程灭火器的发展历程悠久而丰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它的重要节点。
早在1816年,英国就出现了装水充压缩空气的圆桶,这可以说是灭火器的雏形。这种简单的装置虽然灭火效果有限,但它为后续灭火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位医生发明了手提式化学灭火器,这在灭火器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进步。这种化学灭火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泡沫来灭火,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同时也使得灭火器的使用更加便捷。
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发明了泡沫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利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₂泡沫来灭火,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这种泡沫灭火器在当时的火灾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扑救液体火灾方面表现突出。1909年,纽约的戴维森发明了四氯化碳灭火器,进一步丰富了灭火器的种类。四氯化碳灭火器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火灾。
从这些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灭火器的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和智慧。如今,灭火器的种类和性能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场所和不同火灾类型的需求。
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器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我们可以从动力来源、灭火剂和灭火类型等方面进行划分。
按动力来源分类按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和储压式。储气瓶式灭火器是将驱动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储存在与灭火剂储瓶分开的储气瓶中,使用时将储气瓶打开,驱动气体进入灭火剂储瓶,将灭火剂喷出。这种灭火器的优点是驱动气体和灭火剂分开储存,不会相互影响,但结构相对复杂。储压式灭火器则是将驱动气体和灭火剂储存在同一个储瓶内,依靠驱动气体的压力将灭火剂喷出。这种灭火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需要定期检查压力是否正常。
按灭火剂分类按灭火剂可分为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和清洁气体等。水基型灭火器以水为主要灭火剂,添加了一些添加剂来提高灭火效果,如水基型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水雾灭火器。这种灭火器灭火效率高,对环境友好,但不适合扑救电气火灾。干粉灭火器则是利用干粉作为灭火剂,干粉具有灭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扑救多种类型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来灭火,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所,如精密仪器火灾和电气火灾。清洁气体灭火器则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清洁气体作为灭火剂,如IG541、七氟丙烷等,灭火后不会留下残留物,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染较小。
按灭火类型分类按灭火类型可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等。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等燃烧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是液体或可熔物固体火灾,如汽油、柴油、石蜡等燃烧引起的火灾;C类火灾是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是金属火灾,如钾、钠等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E类火灾是电气火灾,如电器设备短路等引起的火灾;F类火灾是烹饪物火灾,如厨房油锅起火等。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以确保灭火效果和安全性。
灭火器的分类 —— 命名方式灭火器的命名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则,通常由首位字母、第二位字母、第三位字母和末尾数字组成。首位字母M表示灭火器;第二位字母表示灭火剂类型,如T表示CO₂灭火剂,Y表示1211灭火剂,Q表示清水灭火剂,F表示干粉灭火剂等;第三位字母表示灭火器的结构形式,如Z表示舟车式,T表示推车式,S表示手提式、手轮式,Y表示鸭嘴式,B表示背负式等;末尾数字表示灭火剂的容积和质量。例如,MSQ9表示容积为9L的手提式清水灭火器,其中M表示灭火器,S表示手提式,Q表示清水灭火剂,9表示容积为9L。这种命名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快速了解灭火器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灭火器的分类 —— 各类灭火器特点水基型灭火器由水、氟碳催渗剂、碳氢催渗剂、阻燃剂、稳定剂组成,以氮气、二氧化碳为驱动气体,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水基型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水雾灭火器。它具有灭火效率高、抗复燃性能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干粉灭火器以氮气为驱动气体,可分为BC干粉灭火器和ABC干粉灭火器等,其中ABC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A、B、C类火灾。干粉灭火器的干粉主要有磷酸铵盐类、磷酸氢钠类、氯化钠类、氯化钾类等,具有灭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冷却作用来灭火。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喷出时,由液体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空气的1.5倍,能排除空气包围燃烧物体周围,降低氧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清洁气体灭火器常用的有IG541(50%氮气、10%二氧化碳、40%惰性气体)、七氟丙烷、三氟甲烷等,以气雾状射流喷出,具有灭火效率高、不污染被保护物品等优点。
灭火器的构造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构造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手提式储压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的构造。
手提式储压灭火器手提式储压灭火器主要由压力计、压把、喷管、筒体、喷枪、保险销和提把等部件组成。压力计用于指示灭火器内的压力是否正常,如果压力低于正常范围,需要及时更换或充气。压把是操作灭火器的部件,按下压把可将灭火剂喷出。喷管用于将灭火剂导向火焰,确保灭火剂能够准确地喷射到燃烧物上。筒体用于储存灭火剂和驱动气体,是灭火器的主要结构部件。喷枪是喷管的末端部件,可控制灭火剂的喷射方向和形状,使灭火剂能够均匀地覆盖燃烧物。保险销用于防止灭火器误操作,使用时需要拔掉保险销,以确保灭火器能够正常使用。提把便于携带灭火器,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移动到火灾现场。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构造包括提把、压把、橡胶柄、喷管、保险销和筒体等。橡胶柄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部免受低温伤害,因为二氧化碳从钢瓶中喷出时温度极低,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冻伤。其他部件的功能与手提式储压灭火器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喷管的出口温度很低,因此在操作时要避免喷管对准人体。
推车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的结构相对复杂一些,主要由支架、阀门、压力表、筒体、车架、喷管和固定机构等组成。支架用于支撑灭火器,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阀门用于控制灭火剂的喷射,通过操作阀门可以实现灭火剂的喷射和停止。压力表指示灭火器内的压力,确保灭火器在正常压力范围内使用。车架便于推动灭火器移动,使其能够在火灾现场快速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固定机构用于将灭火器固定在车架上,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灭火器晃动或脱落。
灭火机理灭火机理主要有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和抑制灭火等。
冷却灭火冷却灭火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减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时,火灾就会熄灭。例如,水基型灭火器就是通过冷却作用来灭火的。水在喷射到燃烧物上时,会迅速吸收热量并汽化,从而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灭火方式适用于固体物质火灾和一些液体火灾,但对于电气火灾和金属火灾则不太适用,因为水是导电的,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同时水也可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加剧火势。
隔离灭火隔离灭火是将着火的物体和区域与周围的物体隔离或移开,使燃烧物得不到可燃物的补充,从而停止燃烧。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将周围的可燃物移走,就是一种隔离灭火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关闭门窗、设置防火隔离带等方式来实现隔离灭火。隔离灭火不仅可以阻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还可以为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使灭火人员能够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灭火作业。
窒息灭火窒息灭火是阻止空气流通或用不燃物质稀释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而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是通过窒息作用来灭火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当燃烧区域的氧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就会熄灭。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水敏感的场所,如图书馆、档案室、精密仪器室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会留下残留物,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染较小,因此非常适合用于这些场所。
抑制灭火抑制灭火是化学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链终止,从而使燃烧终止。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灭火剂就是通过抑制灭火机理来灭火的,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反应自由基或活性基团结合,从而中断燃烧反应。这种灭火方式灭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可以扑救多种类型的火灾。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附着力,能够迅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同时还能抑制燃烧反应的进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灭火机理 ——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机理主要有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以及窒息作用。
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干粉中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反应自由基或活性基团结合,中断燃烧反应的链式反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干粉灭火剂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一些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够与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发生反应,使燃烧反应的链式反应中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化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器灭火的主要原理之一,它使得干粉灭火器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果好的特点。
窒息作用干粉粉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在高温下形成玻璃状覆盖层,隔绝氧气,从而阻止燃烧继续进行。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表面时,会迅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这层保护层不仅可以隔绝氧气,还可以防止燃烧物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从而进一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燃烧反应无法继续进行。这种窒息作用与化学抑制作用相结合,使得干粉灭火器能够有效地扑灭各种类型的火灾。
灭火机理 —— 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机理主要有冷却作用和窒息作用。
冷却作用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喷出时,由液体迅速汽化,吸收周边大量的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二氧化碳在喷出时会从液态迅速汽化为气态,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燃烧物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冷却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其无法继续燃烧。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冷却作用在扑灭液体火灾和电气火灾时尤为有效,因为它不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也不会对液体火灾产生助燃作用。
窒息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空气的1.5倍,1kg液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0.5m³的气体。当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后,会排除空气包围在燃烧物体周围,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窒息作用是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之一,它通过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来阻止燃烧反应的进行。这种方法灭火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染较小,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保护精密仪器、档案资料等重要物品。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灭火器的选型和配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火灾种类、危险等级、灭火器效能和通用性、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染程度、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以及使用人员体能等。
火灾种类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火灾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例如,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适用水基型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物固体火灾)适用水基型灭火器、BC/ABC干粉灭火器、清洁气体灭火器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适用干粉灭火器、水基型(水雾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适用D类干粉灭火剂(如液态三甲基硼氧六环,偏硼酸三甲酯)、干沙、土、铸铁屑粉末等;E类火灾(电气火灾)电压大于600V时,应先断电再灭火,适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水雾灭火器)等;F类火灾(烹饪物火灾)适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易复燃)、BC/ABC干粉灭火器、水基型(水雾、泡沫灭火器)等。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对于火灾的初期扑救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火势扩大,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危险等级危险等级是根据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划分的。对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危险等级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工业建筑的危险等级划分主要考虑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如化工厂、油库等场所的危险等级较高,因为这些场所储存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民用建筑的危险等级划分则主要考虑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例如,商场、酒店、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危险等级较高,因为这些场所人员众多,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灭火器效能和通用性在同一配置场所,应选用同类型、操作方法相同,通用的灭火器。如果需要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灭火器,应确保灭火剂是相容的。例如,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一起使用,因为它们的灭火剂是相容的。选择通用性好的灭火器可以方便使用人员的操作,同时也可以减少因灭火剂不相容而导致的灭火失败的风险。在实际配置时,应尽量选择灭火效能高、适用范围广的灭火器,以提高火灾扑救的成功率。
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染程度不同的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染程度不同。例如,干粉灭火器灭火后会留下一些干粉残留物,可能会对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等造成污染;而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清洁气体灭火器灭火后不会留下残留物,对保护物品的污染较小。因此,在选择灭火器时,需要考虑保护物品的特性,选择对其污染程度小的灭火剂。例如,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应优先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清洁气体灭火器,以保护书籍和档案资料不受污染。
设置点的环境温度灭火器的设置点环境温度也会影响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其适用的温度范围,例如,干粉灭火器的适用温度范围一般为-20℃至5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温度范围一般为-10℃至55℃等。如果环境温度超出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可能会导致灭火器失效或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选择灭火器时,需要根据设置点的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以确保灭火器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
使用人员体能灭火器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体力,因此在选择灭火器时,需要考虑使用人员的体能。例如,对于一些较重的灭火器(如推车式灭火器),需要有足够体力的人员才能操作;而手提式灭火器则相对轻便,适合大多数人员使用。在配置灭火器时,应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和规格,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使用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 —— 设置原则和要求灭火器的设置应遵循位置明显,便于取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原则。具体要求包括:摆放稳固,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放置在消防箱、托架、挂钩上,顶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1.5m,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08m。同时,灭火器不宜设置在腐蚀或潮湿的环境中,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如果设置点有阻挡视线的情况,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灭火器。这些设置原则和要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被快速找到并使用,同时避免因设置不当而影响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 —— 最大保护距离不同危险等级的场所,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也有所不同。A类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严重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15m,推车式灭火器为30m;中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为20m,推车式灭火器为40m;轻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为25m,推车式灭火器为50m。B、C类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严重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9m,推车式灭火器为18m;中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为12m,推车式灭火器为24m;轻危险级场所,手提式灭火器为15m,推车式灭火器为30m。最大保护距离的设置是为了确保灭火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到达火灾现场,避免因距离过远而延误灭火时机。在实际配置时,应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并按照规定的最大保护距离进行设置。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 —— 配置数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保护面积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对于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建筑面积大于100㎡时,应配置1具1A手提式灭火器。对于住房面积,一般按照1个灭火器保护100㎡的住房面积来配置。配置数量的确定是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灭火器可以使用,同时避免因配置过多而造成资源浪费。在实际配置时,应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和配置,以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 —— 最低配置标准不同危险等级的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也不同。A类火灾场所最低配置标准:严重危险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3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50㎡/A;中危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2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75㎡/A;轻危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1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100㎡/A。B、C类火灾场所最低配置标准:严重危险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89B,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0.5㎡/B;中危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55B,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1.0㎡/B;轻危级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21B,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1.5㎡/B。最低配置标准的设置是为了确保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扑灭火灾,避免因配置不足而导致火灾扩大。在实际配置时,应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并按照最低配置标准进行配置,以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
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要求 —— 配置设计计算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计算需要遵循一定的通用规则。灭火器的最小需配灭火器级别和最少需配数量计算值应进位取整,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和数量应大于等于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数量计算值。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应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计算单元的划分: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危险等级、火灾种类相同,可划分一个单元;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不同,应作为不同单元计算。保护面积的确定:建筑物按面积确定;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等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灭火器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计算:Q=K・S/U,其中Q表示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S表示计算单位的保护面积(㎡),U表示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器级别最大保护面积(㎡/A或㎡/B),K表示修正系数。对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网吧、商场、寺庙及地下场所等,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计算式为Q1=1.3K・S/U。修正系数K的取值根据计算单元的情况而定:未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时,K=1.0;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时,K=0.9;设有灭火系统时,K=0.7;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时,K=0.5;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等,K=0.3。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最小需配灭火级别:Qe=Q/N,其中Qe表示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N表示计算单元的灭火器设置点数。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计算程序如下:确定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划分计算单元,确定保护面积;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确定各计算单元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型号、数量、位置;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以及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数量和最小需配灭火级别。配置设计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灭火器的配置能够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同时避免因配置不当而造成资源浪费。在实际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和配置,确保灭火器的配置科学合理。
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有效灭火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步骤使用灭火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这是因为干粉灭火器在存放过程中,干粉可能会沉淀结块,颠倒瓶体可以使干粉松动,保证灭火效果。然后除掉灭火器铅封,拔掉保险销。铅封是防止灭火器被随意开启的装置,拔掉保险销后,才能操作灭火器。左手握着灭火器的喷管,右手提着灭火器压把,快速来到着火点。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扫射,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需要注意的是,喷射时要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扫射,使干粉均匀地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正确的使用步骤可以确保灭火器的灭火效果最大化,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灭火失败或人员受伤。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桶底不能对人,以防炸伤。灭火器在喷射灭火剂时,桶内压力较大,如果桶底对人,可能会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害。使用时人要站在上风口或侧风口。这样可以避免灭火剂被风吹向自己,同时也能保证灭火效果。二氧化碳钢瓶不能接触人体,以防冻伤。二氧化碳从钢瓶中喷出时,温度很低,直接接触人体会造成冻伤。这些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使用人员的安全,避免在灭火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在实际使用灭火器时,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注意事项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灭火器的报废期限和报废标准灭火器也有一定的报废期限,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报废期限不同。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的报废期限为5年;手提式酸碱灭火器为5年;手提式清水灭火器为6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为8年;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为10年;手提式1211灭火器为10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为12年;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为8年;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为10年;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为12年;推车式1211灭火器为10年。当灭火器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必须报废:手轮式阀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必须更换压把式阀门;灭火剂量≥4kg的灭火器。灭火器筒体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必须报废,不允许补焊。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面积的三分之一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的。内扣式器头没有(或未安装)泄气螺钉和固定螺钉的。公安部或各省(市、区)公安消防部门命令禁止销售和维修的。筒体严重变形的。结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贮气瓶外置,进气管从筒身上进入筒体内部的干粉灭火器)。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贴花脱落,或虽有贴花,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了解灭火器的报废期限和报废标准,可以确保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灭火器而导致灭火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
结语灭火器虽然体积小巧,但在火灾发生时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火灾的初期阶段迅速控制火势,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对灭火器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配置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使用灭火器,还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的状态,确保其始终处于可用状态。同时,我们也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火灾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需要ppt
赞赏一下后
加nnbb07
单独发您p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一直牛配资-杠杆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实盘-股票场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